文 |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众豪配资
今年,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迎来了他百岁的生日。回首往事,我曾与物理学家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于敏等人一同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亲眼目睹了杨振宁先生与九所之间几段难忘的故事,今天我愿与大家分享这些往事。
杨振宁与邓稼先是多年的同学。邓稼先从美国归国后,长期低调行事,几乎隐姓埋名。当时,杨振宁坚信邓稼先一定是在默默为中国的核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71年8月,杨振宁应邀访问北京,在这次访问中,他与邓稼先相见,这一别竟已有22年之久。杨振宁带着一个重要问题去见邓稼先,他问道:“是否有一位美国女科学家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工作?”邓稼先当时并未直接答复,他表示会进一步核实这个问题。
杨振宁在离开上海返回美国之前,收到了邓稼先的一封短信。短信中明确指出,没有任何美国人参与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这封消息让杨振宁感动至深,眼眶湿润,情感瞬间涌上心头。那种情感的震撼,源自于对民族的自豪和对邓稼先的崇敬。
杨振宁曾深情地说道,如果有一天要拍摄《邓稼先传》,背景音乐一定要选自五四时代的歌曲:《中国男儿》。歌中唱到:
展开剩余77%“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众豪配资,睡狮千年,
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这首歌深刻表达了杨振宁对邓稼先无畏精神和为民族奋斗一生的敬仰。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激光研究领域迎来了一项突破性进展,那就是自由电子激光。这种激光并非通过原子中的束缚电子跃迁来产生,而是通过加速器中的自由电子束在周期性电磁场中的运动所激发的辐射现象。杨振宁看到了这一新技术的巨大前景,并写信给国家建议加大对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投入。
彼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包括九所)已经在加速器技术领域开展自由电子激光的实验研究,并且中国科学院也组织了相关的学术研讨。随着国家“863计划”的实施,自由电子激光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北京大学也积极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863计划”在香港举办了“科技创明天”的科技展览,展示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其中就包括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杨振宁先生亲临现场,为这一前沿科研项目加油助威。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已拥有几台不同波段、适用于不同领域的自由电子激光器,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回想起杨振宁先生当年的推动和支持,这些成就离不开他的前瞻眼光。
在九所有一个关于该院发展历史的展览,杨振宁先生曾亲自参观。在展览中,特别展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细节,强调其采用了压紧型结构,并配有聚心冲击波。这一点让杨振宁感到惊讶,因为压拢型设计虽然技术上相对简单,但对于核材料的利用效率较低。而压紧型设计显然更加先进,它需要产生高度对称的聚心冲击波及相应的中子源,这一技术难度相当大。杨振宁表示,这一设计的实现表明我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和工程技术水平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003年,《邓稼先文集》正式出版,九所为此举办了文集首发式,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和杨振宁先生均出席了这一重要场合。文集中,许鹿希撰写了内容丰富的前言,而封面上则有杨振宁先生亲笔题写的“邓稼先文集”。他还为这部文集写了代序,其中详细阐述了邓稼先在中国核武事业中的重要贡献,并对他在民族独立与尊严方面的坚定信念表示高度敬意。
在九所的院子里,竖立了一尊邓稼先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邓稼先的神态和表情极为传神。我们和杨振宁先生一起,曾在这座雕像前合影留念,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这些年,我也整理了自己数十年来的学术论文,并出版成书。书中包括了我对核物理与核军控的研究成果。在书出版后,我送了一本给杨振宁先生。收到后,他发来了邮件,其中写道:“I had heard that you ha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 defence, but had not known that you had also made contributions to non-applied physics…”(我知道你在国防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没想到你在非应用物理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在杨振宁先生九十华诞之际,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会。那天,杨先生亲自出席,并上台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身体健康的他站在讲台上,精神焕发。我记得他在报告中提到,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专业,他可能会选数学,因为他认为物理学中许多难解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于数学。
杨振宁还谈到,举国体制非常适合进行大型工程,如“两弹一星”、抗震救灾等,但却不适合开展基础研究。这番话引发了许多与会者的深思,也为我们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这几位科学家的故事众豪配资,不仅仅是关于科研的历史,也承载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
发布于:天津市赤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